崇左廣播電視臺

掃碼下載花山APP

掃碼關注官方微信
掃碼下載花山APP
掃碼關注官方微信
發展是第一要務,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
發展的天等,求才若渴。黨的十八大以來,天等縣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在自治區黨委、崇左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準確把握新時代實施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以增進天等人民福祉為出發點,以改革創新推動發展為著力點,深耕細作鄉村人才振興,讓各類人才在天等“育”有目標、“引”有平臺、“留”有空間,走出一條邊遠山區人才工作可持續發展的“天等路徑”。
完善機制構建黨管人才“新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人才?!比瞬攀前l展之基、創新之要、競爭之本,是推進天等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力量。
堅持黨管人才原則,進一步壓實“一把手”抓“第一資源”責任,構建立體化人才工作格局。成立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健全人才工作聯席機制,形成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牽頭抓總、部門各司其職、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人才工作格局。實行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機制,出臺《天等縣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辦法》,把加強組織領導、抓好政策落實、強化隊伍建設等指標細化量化,推動人才工作由“軟指標”變成“硬任務”。
完善人才政策體系,從出臺《天等縣緊缺人才引進和管理辦法》,到制定“土味”的《天等縣本土人才扶持政策實施細則(試行)》,再到極具“辣味”的《天等縣加強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辦法》,明確了各類引進人才的工資福利、各類補貼、政策扶持等,實現了全縣體制內外引進人才的政策扶持全覆蓋。
強化人才政策支持,五年來出臺各方面人才政策措施26項,投入人才工作專項經費1630多萬元,具有天等特色的人才制度體系不斷鞏固,人才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規范化軌道。
2019年7月9日,天等縣在廣東深圳市光明區建立人才工作聯絡站
抓實培養筑牢鄉村人才“蓄水池”
“致治之要,以育才為先?!碧斓瓤h以人才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大規模開展人才培訓,建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
實施“鄉村人才成長計劃”。建立培訓“師資庫”和實訓培養基地,充分發揮主陣地、主渠道作用,全力抓好人才大規模培訓。建立黨政主培、企業選培、社會優培的多元化人才培養體系,每年分類、分批對農業生產經營型、農村二三產業發展型、鄉村公共服務型、鄉村治理型、鄉村科技型等5方面人才進行實用技能培訓,五年來,累計舉辦培訓班230多期培訓3.6萬多人次。舉辦專家流動課堂、科技直通車、“鄉村夜?!钡裙媾嘤?20多場次,受益農戶達7.5萬人,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2021年9月23日,天等縣把荷鄉組織148名鄉土人才參加沃柑生產技術培訓
實施“特色人才培養計劃”。圍繞“天等?!?、“指天椒”、堅果等重點產業,培育一批“土專家”“田秀才”帶強產業發展、帶動群眾致富。借助高校、科研院所和涉農企業的資源優勢,依托職教中心、種養殖基地等培訓陣地,開展實訓式、常態化技術培訓,培育鄉土“領軍型”人才。目前,天等養牛產業已成為特色優勢產業,初步形成了“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肉牛養殖全產業鏈,帶動1.49萬農戶養殖7.52萬頭肉牛,促進群眾年增收5000多萬元,肉牛養殖成為群眾致富新渠道。
2021年,選優配強村級“領頭羊”,吸納557名優秀人才進入村“兩委”班子,選派59名第一書記、128名駐村工作隊員、51名科技特派員等當好鄉村振興“領航員”,切實增強基層一線人才力量,有效促進智力、技術、產業匯聚鄉村一線。
引育并重打造引才聚智“強磁場”
種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天等縣牢固樹立“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人才觀,“內外兼修”招引人才,多措并舉搭建平臺,為人才創新創業提供廣闊舞臺。
廣發“英雄帖”招攬人才。通過公開考試錄用、企事業單位自主招聘等方式,多渠道引進人才。實施“大學生回流計劃”,主動到區內外高校開展現場招聘活動,五年來引進和招錄大學生2160名;實施精準引才計劃,開辟教育、衛生專業技術崗位人才招聘“綠色通道”,共招錄專業技術人才1821名(其中,云南、貴州等鄰省占22.8%)。實施“人才回歸計劃”,主動聯系在外人才“回故鄉、建家鄉”,鼓勵引導天等籍在外成功人才返鄉創業。同時,用好粵桂扶貧人才交流機制,互派交流掛職黨政干部17人,專業技術人才238名。
2020年11月25日,天等縣到廣西大學開展急需緊缺專業人才現場招聘活動
建立“孵化器”培育人才。以龍頭企業、種養殖基地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依托,建立人才孵化基地,全面推行“人才+產業+基地”“鄉村人才+創業富民”等孵化模式,帶動培育產業發展“帶頭人”。同時,鼓勵和支持鄉村人才創辦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等各類經濟實體,推動青年創新創業人才孵化。
打造“返鄉創業城”,讓人才在創新創業中成長。投入2.3億元打造4A級“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吸引康瑞電子等28家企業入駐,引導返鄉創業帶頭人創辦308家“就業車間”,帶動10120名外出務工能人返鄉創業,促進4.6萬多人就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局面全面鋪開。
黨的十八大以來,天等縣投入2.3億元打造“農民工返鄉創業園”
優化環境涵養人才強縣“生態園”
木茂鳥集,水深魚聚。近年來,天等縣牢牢把握“人才生態”這個關鍵要素,著力提高服務質量、優化創業環境、營造良好氛圍,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
落實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建成本地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開展“保姆式”服務活動,通過“春風行動”送崗下村,“一對一”崗位推送活動,2021年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976多人,城鎮新增就業1598人,落實返鄉就業人員244名子女優先安排在縣城學校就讀,有效解決就業創業人員后顧之憂。
實行縣領導聯系專家人才“三個一次”制度,每季度聯系一次,每半年座談一次,每年慰問一次,努力做到政治上關懷、工作上支持、生活上關心。劃出1000多萬元購買32套商品房作為人才公寓專用,用于解決人才安居問題,營造“拴心留人”工作生活環境。
天等縣通過“春風行動”為農民工提供創業就業服務,圖為求職者正在填寫就業意向登記表
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大力宣傳各類優秀人才。定期評選表彰優秀專業技術人才、拔尖鄉土人才、農村致富帶頭人等,五年來,共表彰優秀人才1872人,推出了獲評“全國人民滿意公務員”的都康鄉把孔村第一書記伍勤忠、全國優秀教師黃玲等優秀人才,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天等要發展、人才須優先?!苯刂?020年底,全縣人才總量達2.25萬人,專業技術人才達0.47萬人,高技能人才有0.1萬人。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崇左市委的關心和支持下,天等縣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局面正在逐步形成,一批批優秀人才集聚在椒鄉,必將為建設“山區強縣”書寫更加絢麗的篇章!